时间:2023/7/1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是怎么造成的 http://m.39.net/pf/a_4519302.html

#育儿#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为了证明自己关于“孩子需要爱其实只是需要食物”这个理论的正确性,竟用自己的三个亲生骨肉来做实验,最后却造成了三个骨肉一死一抑郁一流浪的悲惨结局。

华生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最著名的育儿理论就是早已被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否定了,但现在却依旧还有人在使用的:哭声免疫法。

华生认为:孩子需要爱其实只是需要食物而已,因此母亲就只是负责喂饱孩子就好。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和孩子有亲密的肢体接触,不能轻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即使孩子哭泣也不要理会。不然的话,孩子长大后会过于依赖母亲,难以成才。

华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在年曾经做过著名的“小阿尔伯特实验”。

这个实验就是将一个还不到一岁的宝宝和毛绒玩具以及动物放在一起,一开始宝宝并不害怕这些毛绒物品。但后来,每当宝宝要摸这些物品时,华生就用巨大的声响吓他,最后导致孩子只要一看到毛绒物品就害怕得崩溃大哭。

通过这个实验华生认为,人的复杂情绪是可以通过外界条件来形成和影响的。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华生又将实验运用到自己的三个孩子的身上。

但未曾想到,华生的三个孩子在成年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也因此都走向了悲惨的结局:

大儿子得了严重的抑郁症,30岁的时候选择了自杀;

二女儿酗酒,也曾多次自杀未果;

三儿子则流浪街头,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自行满足。

此外,华生的大儿子曾在日记中表示过,他的父亲在教育中剥夺了他和弟弟妹妹的所有感情基础,导致他成长的过程是冰冷机械的,缺少了正常人生活中的色彩,这或许成为了他人生痛苦的源头。

无独有偶,美国学者温思罗普·凯洛格做的“动物陪伴实验”,也从反面验证了母爱的重要性。

疯狂的温思罗普·凯洛格也把自己十个月大的儿子拿来做实验,让儿子和一只七个月大的雌性猩猩形影不离地一起生活。实验在9个月后匆匆结束了,因为儿子的行为举止和大猩猩越来越像。

后来被送回母亲身边的小猩猩不仅不记得自己的妈妈,甚至无法适应笼子里的生活,于是在三岁的时候抑郁离世。而这位学者自己的儿子也在42岁的时选择了自杀。

上面提到的这两位学者的实验,都从反面验证了母爱的重要性。而关于母爱重要性的理论,我国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李玟瑾,在《心理抚养》这本书中也有提到:“母爱是所有哺乳类动物的天性与天职。对人类而言,一对一、有情感、能够建立依恋情感关系的心理抚养不可戒断,亦不可或缺,也不宜替代。”

李玟瑾是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她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养育,甚至能影响人的一生。

在《心理抚养》这本书中,李玟瑾通过大量的真实的案例向我们展现了,人在16岁之前受到的心理教育,是如何直接影响到成年后的行为的。在书中,李玟瑾曾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

来自浙江农村的董某,从小就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父亲好赌成性,母亲有精神疾病,此外父母还经常吵架。后来,他11岁的时候,父母外出务工不管他,他便也开始流浪。虽然后面被收容所送回了家,但父亲却表示根本不想管他。

董某听到父亲绝情的话,又想起自己这些年的悲惨生活,便想到了自杀。但由于不甘心,他决定杀人给自己陪葬。

于是在年3月至5月,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残忍地杀害了6个人。

李玟瑾在书中分析到:这类犯罪人群主要是由于早年没有受到过家庭的关爱,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状况。这个时候,孩子为了生存,不得不想尽办法,渐渐地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或是成年后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以及反常的行为现象,大部分在这本书中都得到了详细的分析。

如果你的孩子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出现了不少叛逆行为,那么你不妨去读一读这本《心理抚养》,它将会在你的育儿路上为你提供帮助。

心理抚养(签章版)儿童教育专家李玫瑾继《幽微的人性》后新作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3.8购买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5342.html
------分隔线----------------------------